资讯
热点图文
相关信息
|
冬虫夏草产业化与资源制衡
发布者:管理员
发布时间:2012-10-31 点击次数:3578
冬虫夏草的价格开始疯涨,是从闹“非典”开始的。近年来,逐利的驱动让冬虫夏草野生资源遭到了掠夺式开采。珍稀资源的保护和市场价值的最大化如同跷跷板的两极,二者的平衡一直是人们难以权衡的关键。
上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印发了《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要求合理利用珍惜资源,严格监控冬虫夏草原料来源,以期在保护冬虫夏草资源的同时,使其使用价值最大化,并为促进保健食品质量安全控制水平的提高以及建立珍稀资源用于保健食品的监管模式奠定基础。 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中药部副主任于志斌指出:“《方案》的出台对于冬虫夏草产业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设置准入门槛,可以更好地加强对加工、使用全过程的监管。另外,冬虫夏草目前更多的是以原药材销售,允许做成保健品后,可以明显延长产业链条,深度挖掘冬虫夏草的市场价值。” 试点保健食品 冬虫夏草与人参、鹿茸并称“中药三宝”,因为其阴阳双补、药性平和而用途广泛,又有“百药之王”的美誉。随着近年来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冬虫夏草一直受到消费者的追捧,而不单单只作为中药材治疗疾病应用。 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规处处长、成都中医药大学教授宋民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虽冬虫夏草一直被排除在保健食品的范畴外,但以冬虫夏草为食人们却并不陌生,具有保健作用的冬虫夏草老百姓常作为食品来购买,例如广东地区就常用来煲汤。” 记者了解到,这是国家首次对以冬虫夏草作为主要原料的保健食品进行严格规范,意味着监管部门对冬虫夏草用于保健食品的放开,以求对珍稀药用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是对珍稀中药材资源合理开发的一项积极探索,鼓励有资格的企业进行高附加值产品的研发,从而使其市场价值进一步释放。有业内人士认为,《方案》表明了政府支持野生冬虫夏草产业可持续利用和发展的扶持态度,将对冬虫夏草行业整体有一个中长期的提振。而对试点的相关要求则有利于涉及冬虫夏草企业的规范化管理和未来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然而,《方案》对试点企业的准入门槛可谓相当高,条件之一就是“保健食品年销售额10亿元以上”。专家认为,《方案》提高企业准入门槛也将加速该产业的洗牌,未来,至少有3成冬虫夏草类保健品企业或被淘汰出局。而这个试点推广的方式一旦成功,也为其他珍稀药材的开发和保护提供了借鉴,但前提是一定要在完善的标准研究基础之上。 据悉,此前只能经营冬虫夏草原草的奇正藏药正在积极申请试点。奇正藏药药材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冬虫夏草原草在公司整个业务中占比超过20%,借助此次政策,公司将逐步从做虫草原草经营延伸到保健品深加工,预计未来将对企业的业绩有不错的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对于原药材的质量可通过很多感官指标来鉴定优劣,但是对于做成保健品后,由于没有外形限制仅靠目前的一些技术指标检测。“比如药典中提到的腺苷,很难区分来源是真正的冬虫夏草还是菌丝体发酵而来。”于志斌提醒道,“这将为不法企业造假留出空间,对于冬虫夏草这种名贵药材,当前的标准很难应对造假及非法添加的问题。” 遭遇资源瓶颈 冬虫夏草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物种,曾是保健食品的原料之一,后来因为资源稀缺,卫生部曾明令禁止冬虫夏草在保健食品中使用,以蝙蝠蛾拟青霉替换。 “近年来冬虫夏草产量仍在不断减少,资源保护相当难。”宋民宪指出,由于生长条件苛刻且较为分散,主要还是靠当地农民采药,政府和企业难以监管和控制。 “目前我国冬虫夏草的资源状况难以统计,因为受天气、采挖时间等各种因素影响,每年并不固定。”于志斌表示。 资源的减少使冬虫夏草的身价节节攀升,现在一级草卖到12万元/斤,二级草8万元/斤,三级草6.5万元/斤。2011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发布的农业工作报告显示,与2010年相比,2011年西藏地区冬虫夏草产量减少约5%,价格上涨15%左右。 而产量减少导致出口量也明显下降。据中国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商会的统计数据,2011年我国冬虫夏草出口量为1255千克,同比下降44.25%;出口额为2830.46万美元,同比减少27.85%。2011年虫草出口量大幅下降的同时,出口价格达到22553.49美元/千克,同比上涨29.40%。主要原因是气候因素导致去年产量下降,过度采集也使得虫草该物种资源受到严重的威胁。 上一篇:冬虫夏草行业无序经营或致恶性竞争
|